11月11日 ,是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中突然兴起的“光棍节”,麦当劳在这一天启动了2009年以来该公司第二次大规模的降价活动。
针对白领人群的超值系列午餐,充当了麦当劳此番降价的主力军。该系列套餐15元的促销价格,与单品购买相比
,优惠幅度高达30.2%到44.4%。也低于10年前的价格。
在中国市场开店速度和数量上明显逊色于肯德基的麦当劳,单店盈利一直是其最为倚仗的一项财务数据。在外界看来如此不惜利润的频繁降价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诉求 ?它的老对手肯德基会有怎样的应对策略?
10%降幅带来20%客流增长
11月11日起,麦当劳在北京、上海等19个城市推出了三款15元和两款17.5元的超值午餐
。
“这是公司2009年最大幅度的一次优惠活动 ,而且参加优惠活动的商品都是消费者最为喜欢的套餐 。”麦当劳中国公司公共事务部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这不是2009年以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唯一的降价活动。2009年2月,麦当劳在全国范围内降低其销售业绩不错的4款套餐售价,降幅超过30%
。降价后
,同款产品的价格已经低于10年前。
这般景象在2008年还是不可想象的。麦当劳分别在2008年的1月、6月、10月三次涨价 ,每次涨幅在0.5元~1.5元之间 ,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经营成本的增加” 。据麦当劳透露,1998年至2008年十年间,其累计产品价格涨幅约为11%。
关于降价理由 ,麦当劳表示,自己在中国国内有超过50家食品材料供应商,95%以上的食品材料在本地采购
,它有能力通过规模经济效益来降低成本
。
“在餐饮行业有个1∶2的理论 ,即企业一次有效的主动降价,每10%的降幅可带来20%的客流增长。对于麦当劳这样的品牌企业来说
,这个比例应该能够达到1∶3甚至更高 。”博盖咨询合伙人高剑锋表示,如果将麦当劳产品的毛利率按照50%这个大致的数字来算的话
,降价后 ,麦当劳门店每平方米的利润产出只会更高。
相比于单品降价导致的利润损失,门店每平方米的产出无疑是衡量一个餐饮企业是否健康的更为关键的财务指标。更为重要的是,降价后带来的客流增长 ,未来很可能会转化为麦当劳的稳定客源,这对于在中国市场开店速度和规模均远逊于肯德基的麦当劳来说,显得尤其珍贵 。
在2009年的第一次降价后
,麦当劳中国副总裁林文科就曾对媒体表示,预计一系列的促销策略
,将给公司2009年的收入带来至少两位数幅度的增长。从现在来看
,麦当劳显然是已经尝到了降价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