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斗”背后的平台物流之争
又到大闸蟹的供销旺季。作为“金九银十”的传统大IP,大闸蟹一直是平台竞争最为激烈的品类之一。加上今年是大闸蟹大年,各大电商平台“蟹斗”更酣:配置自有飞机 、增加仓储布点……全媒体记者调查发现 ,今年大闸蟹之争已成各大电商平台背后的物流之争 。
专家表示,随着电商平台农产品销量激增 ,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将成为输赢的关键 。
源头之争
抢占源头 力求保鲜
大闸蟹作为典型的生鲜 ,要从最新鲜源头把控,提升其标准化程度 ,平台选择直接与源头产区合作,直接在源头投入快递人手打包,不仅有利于对品质 、产量把控,甚至能降低C端的销售价格 。
今年9月下旬,京东与宿迁的霸王蟹核心养殖基地签订采购合同,采用源头直发模式为用户供货。京东生鲜季节海产负责人王禹透露,“由于专业买手深入产地包销 、集中采购降低成本 ,同时还启动源头直发模式,平台上大闸蟹的销售价格比往年下降了10% 。”
不只是将“触角”深入到源头产地 ,记者观察到 ,快递物流企业还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打包和寄送效率,助力蟹农抢“鲜”寄送。“我们在前端收件处投入自动捆扎机、自动封箱机、自动分选设备等降本增效的自动化设备,提高了蟹企蟹农的寄递效率 。”顺丰集团特色经济蟹项目负责人蒋曙贤表示。
除了进驻源头产区外 ,有生鲜平台更是从各城市出发 ,发掘周边湖区的产物 ,例如盒马,不仅有阳澄湖基地和大纵湖等合作基地 ,如济南、青岛的盒马就有来自黄河口的大闸蟹 ,武汉有梁子湖、长沙有大通湖 、南京有固城湖 、杭州有宝应湖产区的大闸蟹。
交通之争
配置自有飞机、无人机
大闸蟹存活的“黄金期”是72小时,蟹到消费者手上讲求时效,交通工具是重要一环 。业内人士称,今年空运大闸蟹已成为物流巨头竞争的“落脚点”。今年 ,多家平台喊出“次晨达” 、“次日达” 、48小时送达的口号 ,近产地的城市区域主要靠陆运,距离